破茧成蝶:建工校友于岩熙从专科生到名校法硕的逆袭

2025年10月29日 10:17 陈洋 朱晓丽 点击:[]

于岩熙,建筑工程学院2011级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毕生,2014年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浙江工业大学完成本科学业,2017年赴瑞士攻读蒙特勒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并攻读研究生预科,先后任苏州中茵皇冠假日酒店、北京东方美高美酒店管理公司副经理等职,以全校前20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考入了贵州大学(211)法学院。2022年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,目前是一名执业律师。



创业磨砺,精神传承

谈及在义乌工商职院的成长经历,于岩熙表示学院给他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。山水相宜的环境,和蔼可亲的老师,友善的同学,而最让他记忆深刻的是学院浓厚的创业氛围。也就是那个时候,勤耕好学、刚正勇为、诚信包容的义乌精神融入了他的血液,让他坚信只要努力,就有实现梦想的可能。他利用自己对红木的了解,乘坐大巴去东阳进货,挨家挨户地谈进货单价和挑红木手串品种,为了省钱,一天就吃一顿饭,功夫不负有心人,他的淘宝店铺也做到了全网“白玉菩提手串”类目销量第一。虽然因为远赴国外求学而终止了此次创业,但他认为工商学院留给他的浓厚创业氛围是他一辈子的财富,能够让他受益终身。

学业转折,追梦新途

犹记刚到学校时,因为高考折戟的他也曾一度迷茫未来该如何前行。班主任李娜老师“只要心中有梦想,再晚都不算晚”的话语深深触动了他,在心中重新点燃了希望的火种。备考专升本考试后,开始了每日三点一线(宿舍-自习室-食堂)的学习生活,最终他不仅成功上岸浙江工业大学,还在毕业前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。同时,在校期间他逐渐对新闻中的法律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,这也促使他在毕业后毅然踏上备考法律硕士之路,最终成功与法律结下不解之缘。

法律践行,敬畏初心

南宋诗人陆游曾言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这一点他在法律学习与实践中深有体会。尽管他沉浸于大量法律文献与书籍的研读,也学习了诸多部门法,但真正接触法律实务时,才发现其中的复杂与艰辛远超想象。审核合同、准备起诉状、分析案件事实等工作,每一项都需要从零开始,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学习。读研期间,他积极参加学术与公益活动,带领自己的小组获得了“研行天下”活动优秀小组与论文的称号,在“宪法日”活动里走上街头向市民义务普法,在校期间发表了SCD论文,跟随导师完成了多个省级社会科研项目,也以全院盲审成绩最高的优秀论文顺利毕业。

于岩熙在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门口

参加律师工作后,于岩熙积极投身公益案件办理。在办理众多公益案件的过程中,他深刻感悟到作为法律人应心怀敬畏。每一个案件中的当事人,都不是冰冷的名字,而是有着鲜活故事与情感的个体。无论是因被骗而失去家庭积蓄的受害者,还是为养育孩子辛苦摆摊却遭遇不公的单身父亲,他都全力以赴,不因案件大小或报酬高低而有所懈怠,凭借所学法律知识,坚定地捍卫当事人的合法权益。

感恩过往,展望未来

回首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岁月,以及之后在法律道路上的探索与成长,于岩熙心中满是感慨与感恩。母校给予的创业启迪,让他懂得了拼搏与坚持的价值;而在学业转型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与信念,更是为他开启了法律世界的大门,并引领他在这条充满挑战与使命的道路上稳步前行。未来,他将继续秉持母校所赋予的精神品质,在法律领域深耕细作,用实际行动诠释法律的公正与尊严,为构建更加和谐、法治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,也期待能以自己的经历激励更多的学子勇敢追梦,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。